也不完全是開玩笑。實際上大部分人在買凈化器之前都會陷入糾結,繼而一頭扎入知識的海洋,然后溺死。比如我。比方說,現在我們都知道看凈化器.重要的指標CADR了,甚至還知道CFM單位比m3/h要低很多(但全行業基本都標m3/h了)。但是,很快你又會發現,CADR還分固態和氣態,氣態CADR直接表現了甲醛甲苯之類的凈化能力。
假設你只關心PM2.5,那么你除了固態CADR,只需要關心一個參數:固態CCM。這個參數表現了CADR從標稱值下降到標稱值的50%時已過濾的污染物總量,翻譯成普通話,就是濾網的壽命。自從2015的新國標有了這個參數,大部分品牌都已經在顯著位置說明自己的產品是P4F4。
P4指固態CCM,F4指氣態CCM,兩者都是1.低,4.高。據業內人士透露,雖然看上去增添了一個很硬的指標,但這個指標的門檻很低,很多國產貨都能輕松干翻P4的四五倍。當你學習到這些沒用的知識,你會迫不及待地想找個地方裝個逼,于是你打開一款國產貨和一款進口大品牌5000塊的機器參數頁一對比,你一定會罵街的,我就罵了。實際上,不少進口..的CCM都是P1或者P2。
我相信一個做電飯鍋的,..臺凈化器就能把P4輪上四五遍,說明這個技術門檻確實不高。那么進口..為什么這么做呢,這個專業知識我還沒有學到,不敢胡亂裝逼。我問了一個從業者,他不是做凈化器的,是做FFU的,他告訴我:如果CCM低,進氣量就大,進氣量大,CADR就會上升。很多人是只看CADR的。這位從業者說,其中原理不太適合一個文科生去了解,所以我也沒找罵,我只是有一種丫在蒙我讀書少的感覺,不太信這套邏輯。
還有一個陰謀論是說,凈化器你只會買一次?;驇状?。但濾材是要持續購買的,且很貴,高端機型一套濾材可以達到2000多。CCM低,意味著濾材壽命快速降低,你需要頻繁購買濾材。我比較傾向于不相信這個陰謀論,但好多人是信的。
于是新的問題出現了:國產電飯鍋廠的爛貨賣七八百塊錢,進口..賣三四千,CADR都是300多,差在哪,為什么很多逼格高尚的人士都會告訴你,3000以下的凈化器根本沒用?談到這里,新的指標出現了:HEPA等級。你看我這個逼裝得多好,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這要是在現場,有人問我:HEAP的規范是由誰制定的,何時發布,如何檢定?我就會漲紅了臉,反問他:你是哪個媒體的?
HEPA有多種規范,比較常見的歐洲規范,按照本樓一位友鄰的提示線索查了一下,已經更新為EN1822:2009,在這個規范中,低于H12的等級變成了E10~E12,而H開頭則在11以上。但是國內電商的參數頁大多并沒有更新,例如某年輕人的..臺系列,使用的是H11,即新標E11。這種濾網說不上多糟糕,只能說,那么回事吧。大部分觀點認為,如果想要說服自己確實呼吸著價值好幾千的空氣,你至少需要H12,當然,某年輕人的..臺系列方面是不這么認為的。他們認為,HEPA級別越高,風阻就越大,風阻與CADR直接相關。這個邏輯總感覺有某種明顯的漏洞,請智商高于我的朋友們分析一下。
現在我們要去選購一臺凈化器,往往在貓廠或狗廠的產品頁面上找不到HEPA的級別。你也可以像我一樣,一個一個地問客服。早上我問一家國產電飯鍋廠的客服:你家這臺機器,頁面上寫著CCM固態P4氣態F4,下面的檢測報告上,固態P3,氣態空缺,到底多少?另外你家HEPA多少級的?答說:P4F4H11。真酷,有一種勞倫斯布洛克筆下人物的對話風格。
這位客服還回答了我一個問題。我是這么問的:你們的產品頁上寫著,..位噪音65db,低檔位噪音63db,黑人問號?這里解釋一下,63db是什么概念呢,就是你叔帶著他5歲的兒子來你家玩,他兒子把你高達拆了,你翻臉了,你叔面子上過不去,打了兒子,兒子大哭起來,后來他大媽也就是你媽來了,大喊著哎喲這是干嘛呀不陰天不下雨大今兒個的瞧我了別打孩子,你叔喝道我管兒子你們管不著,這時候孩子他大爺也就是你爸急眼了喝道孫子你丫跟誰牛逼呢這是你嫂子,如此種種。
客服說:低檔位沒這么高。
即使廢了這么大的勁,你收集齊了一大堆產品的固氣態CADR和CCM,高低檔位噪音,HEPA等級,心想終于可以橫向對比一下了,到底800的鍋廠產品跟5000的....差在哪?結果一比,朋友,大型懵逼!我給我爸買的一臺1000多的某半島產品,就是手機老爆炸那家的,固態CADR250,P4,F4,31db,HEPA等級H13,我都不知道挑什么了。另一個我哥們家的不愿透露姓名的霍氏產品,各方面參數差不多,HEPA等級H11,售價3000。實力懵逼,有沒有?
進而你會發現一個玄機:參數只是這片知識的海洋里的一片淺灘。接下來你還會遇到:進、出風系統,交、直流電機,立式、圓柱、塔型結構等等。當然到了這個段位,你已經不會被什么銀離子啊紫外線之類的噱頭忽悠了,但你還是會看到一些甚至沒有采用HEPA濾網的產品,它又不是靜電吸附的,比如性格粗獷的某空調大廠,他們家的產品頁很有意思:連產品外觀都沒有,只有一張檢測報告,一個參數表。多么硬氣!明著告訴你,買機器不是買裝飾品,看老子內涵!我一看,一應俱全,唯獨沒有HEPA濾網等級。我問客服,答說:我們家不是HEPA,是!@#!@^$%#^(某吸附專利)。又比如說,大多數咖啡館采用的某空氣品牌,它有個離子室,可以將污染物離子化,便于吸附,結果他們家竟然有一款產品,離子室在出風口,而不是進風口。問客服,答說:這個問題我們也認識到了……
說了這么多,我們基本已經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憑我們這些外行,加上百度和蛤乎,是不可能變成專業人士的。我們因為想喘口氣,高考都沒這么認真過,然而還是得不出一個結論:鍋廠800塊的跟..5000塊的差哪了?
比方說,某空氣品牌.低配的一款,售價2600上下,它的CADR是200 。 有效面積是CADR*0.7到1.2,你把這個東西放在咖啡館里,基本上是沒有雞毛用的,但它已經成了咖啡館的標配。而某鍋廠800的產品CADR360,你信嗎,我不太敢信。但是如果僅憑商業信譽判斷,我們研究這些參數干嘛呢?說到底不還是買....嗎?于是問題來了:....1000塊的和他們自己家3000塊的區別在哪?這個“于是問題來了”沒什么前后邏輯,我只是突然想說這句話了,你們湊合點。
這件事我仔細研究過。我給我爸買的那臺半島爆炸廠產品,參數前面已經說過了。他們家當然有賣6000多、CADR高達770的高端貨,這沒有可比性。但它家有一臺2000的,外觀一看就是同系列,我把這兩個產品的參數頁分屏顯示,仔細對比,.后得出一個結論:我瞎了,以后一段時間不能寫稿了,需要一次大型度假。所有參數都一樣,只多了一個功能:PM2.5燈光顯示,也就是說,我買的那款便宜貨是不會變燈的,但它也有激光檢測模塊,也會自動變檔,只是不告訴你罷了。
..早上我在研究某國產加濕器大廠的旗艦產品,代號兩面佛。這款產品的參數看上去很不錯,除了濾網是H11的,其他都很好,2000多塊錢,還帶PM2.5數字顯示,支持wifi遠程控制。它還有個算不上缺點的地方:它采用了雙面進風設計,這就意味著他有兩套濾網,雖然它的CCM是P4F4,但一換就是兩套,有點貴。我前思后想,準備買一臺試試。我這人買東西是..的得瑟,如果這事交給我老婆辦,現在我已經在拆快遞了,哪有時間跟你們廢話。根據我的人物設定,我跑到很多群里去問專業人士和用過的人。
沒有用過的人。
大家的反應出奇地一致:這家不是做加濕器的嗎?
然后建議我別買。
所以說,我們無產階級,還是窮。要是資產階級,研究什么呀,直接買10臺,從1000買到10000,然后騰出10間房測試,測完了沒用的機器再接濟給我這樣的窮人,多好。興奮!然而并沒有這種好事,盲人摸象也好,小馬過河也好,該摸還是得摸,該過還是得過,該說還是得說,該做還是得做,后邊兩句純粹為了合轍,不必在意。
說了這么多,不知道看的人有沒有一個基本的概念:我應該怎么選擇一臺適合我的凈化器?瞧在你們看了這么多字的份上,我還是總結三點吧。一般這種事都是總結個三點,沒有三點就湊三點。